翻譯學刊雜志簡介
《翻譯學刊》自2023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一本專注于翻譯學領域研究的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始終堅守著創新性、思想性和包容性的辦刊宗旨,為推動翻譯學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創新性是雜志最為核心的辦刊理念之一。在學術研究中,創新是推動學科發展的不竭動力。雜志積極鼓勵并發表那些具有創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對翻譯理論的新探索,還是對翻譯實踐的新方法、新技術的運用,只要能夠推動翻譯學的進步,都是雜志所歡迎的。這種對創新性的追求,不僅體現在對研究內容的嚴格要求上,更體現在對研究方法的開放態度上。雜志鼓勵研究者們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勇于嘗試新的研究方法,如跨學科研究、量化分析等,以更廣闊的視角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翻譯學的內在規律和未來趨勢。
思想性是它另一重要的辦刊宗旨。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雜志強調翻譯研究的思想深度,鼓勵研究者們深入挖掘翻譯現象背后的文化、社會、歷史等深層次因素,探討翻譯在全球化、文化多樣性等議題中的作用與影響。這種對思想性的追求,不僅提升了翻譯研究的學術價值,也拓寬了翻譯學的研究領域,使其更加貼近現實、服務社會。
翻譯學刊收錄信息
翻譯學刊雜志榮譽
翻譯學刊雜志特色
1、審稿周期:本刊對來稿實行專家匿名評審。審稿周期為兩個月,兩個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稿件。
2、字數要求:來稿一般以5000-8000字為宜,長文應控制在10000字以內;書評及訪談類文章應在5000字以內為宜。5000字以上的論述性文稿請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標題和關鍵詞、作者單位英文名稱。
3、稿件要求:稿件以word格式排版,段落格式及標點使用須規范,請在首頁附上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職稱及研究方向;正文請勿標注任何個人信息。
4、文獻引注要求:請在引文后用括號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份和頁碼。如:(廖七一,2012: 138)或(toury, 1988:26-33),并在“參考文獻”項下列出詳盡信息;文內注釋采用尾注形式。具體可參見《〈翻譯學刊〉文內引文標注、注釋及文后參考文獻體例》。
5、本刊來稿要求首發,切勿一稿多投。向本刊投稿者,應當保證作品著作權的完整性、合法性,作品及內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6、正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引用規范,數據準確。
7、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8、來稿要求內容科學有據,觀點新穎明確,材料充實可靠,語言簡潔流暢。
9、來稿請附200 字以內的中、英文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
10、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