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雜志簡介
《人工智能》自2014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0-1530/T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一本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權威出版物,不僅緊跟技術前沿,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應用趨勢,還特別關注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與法規動態。這一特色使得雜志成為連接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的重要橋梁,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導向與科研支持。
在產業政策方面,雜志密切跟蹤國家和地方政府發布的相關政策文件、規劃指南及法律法規,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戰略布局、發展目標、支持措施等進行全面解讀與分析。這些政策不僅為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政策紅利與市場機遇,也為研究機構和高校的科研工作指明了重點與方向,促進了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國家層面的政策,如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科技創新規劃等,為人工智能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頂層設計與戰略指引。雜志深入剖析這些政策的內涵與意義,幫助讀者理解國家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決心與力度,以及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與機遇。地方政府在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各地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及市場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如產業扶持資金、人才引進計劃、創新平臺建設等。雜志通過報道這些政策的具體內容與實施效果,展現了地方政府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為其他地區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啟示。
人工智能收錄信息
人工智能雜志榮譽
人工智能雜志特色
1、來稿圍繞人工智能在醫藥領域的科技前沿研究或創新應用,關于人工智能的倫理與監管探討。文體可為:綜述、論文、匯編、翻譯、解讀。要求:觀點科學,論證嚴密,證據可靠,數據真實準確,內容完整充實,行文流暢,標點規范,無涉密內容。文責自負,嚴禁抄襲,請勿一稿多投。字數:5000~15000字。
2、網上投稿成功后,稿件進入初審階段。通過初審的稿件即進入外審程序,作者可以通過本刊網站隨時查詢稿件處理狀態。本刊發表周期最快3個月,平均6個月。對于優秀稿件和重大基金稿件可優先刊發。若3個月未收到相關稿件的處理情況通知,則文稿仍在審閱中,作者欲改投他刊必須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說明情況。
3、退修稿件請作者按照退修通知要求修改并逐項解答專家提出問題,務請2個月內完成論文修改,超期則以新稿處理。
4、來稿是否采用由本刊編輯部最后審定。
5、依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編輯部對來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和刪節,涉及內容的重大修改須征求作者同意后修改。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6、稿件一經錄用,即視為作者已將論文的發行權、復制權、匯編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新媒體傳播權授予編輯部,編輯部有權將上述權利授予第三方。如不同意,請投稿時注明。
7、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反映論文主旨。一般不宜超過26個字。
8、署名: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和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等。文稿涉及多名作者的,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需標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城市名、郵編等。不同單位的作者,依次按單位順序在署名右上角用“1,2,3…”標注。作者工作單位、城市名、郵編放在圓括號內。署名的英文名稱用漢語拼音,姓全拼大寫,名的第1個字母大寫,如: 王二小 WANG Er-xiao,歐陽青 OUYANG Qing。并附單位英文名稱。
9、中英文摘要:文稿中英文摘要,研究型論文需按“目的: ……。方法:……。結果: ……。結論: ……。”的格式書寫,中文摘要150~300字。英文摘要不少于15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需對應一致。摘要中盡量不出現公式。
10、中英文關鍵詞:一般列出5~7個關鍵詞( Key words) ,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致。